我在突尼斯的学术会议体验
作者:佚名 来源:江西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:2024-11-18
自从2023年底到突尼斯参加援非工作以来,我主要从事的是西迪大区人民医院的影像诊断工作,包括CT影像诊断及超声诊断。有幸受到托泽尔卫生局的邀请,于2023年7月20日,到当地参加一个《斯法克斯﹣托泽尔﹣拉布塔远程溶栓日》影像专业学术会议,我和队友吴东华、翻译庞雅丹一起参加了这次会议。
到达会议酒店后,工作人员帮我们安排好了食宿。会议时间是2023年7月20日早上9点到下午14点,会议议程与国内类似,由组委会主席- Habib Haguiga 博士主持,托泽尔地区卫生总监-Yassine Sabri先生、突尼斯神-病学联合会主席﹣Riadh Gouid会主席、Habib Haguiga 博士、世界神经病学联合会(WFN)主席先生、托泽尔省领导、突尼斯卫生部长代表分别发言,会议主题为“世界大脑日:残疾预防”,会议规模不大,参加人员约六、七十人,会议内容主要包括“院前和急诊室中的中风”、“溶栓治疗”、“致力于突尼斯遥控溶栓术的发展”、“突尼斯远程医疗的贡献和新发展”、“远程溶栓的国际经验”、“良好远程成像实践指南”等等,由突尼斯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上台授课及汇报。脑卒中在我国是多发病、常见病,中国卒中发生的终身风险全球第一,为39.3%,突尼斯卒中发生的终身风险约17-22.9%,对于脑卒中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非常关键,突尼斯的政府部门及医疗机构对脑卒中也非常重视,除了在脑卒中中心及时处理卒中病人,还在全国推广远程诊断及治疗技术,因为突尼斯国内医疗水平参差不齐,首都及沿海地区相对发达,内陆及南方近沙漠地区医疗条件有限,而脑卒中对时间要求高,为了使欠发达地区的卒中病人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,突方希望加快落实脑卒中的远程技术,为医疗条件有限的贫困落后地区百姓提供健康服务。
会议中途提供茶歇,利用茶歇的时间,我们和托泽尔地区卫生总监-Yassine Sabri先生、大会主席- Habib Haguiga 博士以及La Rabta医院神经影像负责人-Habiba Mizouni女士进行了愉快的交谈,并就两国的影像现状、影像诊断及影像技术做了初步的交流。总体来说,突尼斯的医疗技术水平较我国还有些差距,特别是各个省的公立大区医院,保障的是基层百姓的基础医疗,医疗设备、医疗水平及医疗环境非常一般,院内药物也不充足,只保证急诊及基本用药,但收费很低,各种检查基本不收费;如果患者条件好,可以选择到医疗设备好、技术水平高的私人医院就诊,但所需费用就相当高了,做MRI一个部位需1000第纳尔(合人民币2300元),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承受。
会议后半场及结束后,大会安排了讨论环节,针对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,与会者积极发言,并现场向授课专家提出疑问,专家门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,另外对远程医疗、远程溶栓的实施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,除了技术的可实施性,是否形成这一领域的共识,还有医学伦理方面、出现医疗差错或事故的责任归属问题等等,讨论气氛紧张而热烈,在这一方面突尼斯医生态度非常端正及严谨。另外有个小细节,参加会议人员不经过主办方允许是不能够离开会场的,这一点在我们国内相对宽松一些,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。会议结束撤离前,参会者每人都会获得一份证书,证明本人参与了这次活动,不知道是否类似国内会议的学分证书,这一点没有来得及和大会沟通。
通过参加这次学术会议,了解了一些突尼斯国内影像现状,也见证了突国医生的专业精神和尽责态度,同时通过我们的讲述,让他们也知道中国目前的医疗现状和水平,特别是影像方面的一些技术和研究领域,也让他们对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,讲好中国故事,传递中国医疗队“不畏艰苦、甘于奉献、救死扶伤、大爱无疆”的援外精神。尽管突尼斯不是很发达和富裕的国家,但有些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,比如说会场秩序良好,听课者不会私下交谈,场面非常安静,参会人员不经过允许不能够离开会场,用餐均在酒店的自助餐厅,保证了会议的专业性和纯净性,个人感觉收获颇丰。
原文链接:http://hc.jiangxi.gov.cn/art/2024/7/25/art_38097_4962529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下一篇:中国驻突尼斯大使馆义诊记